各系(中心)、全体毕业生及指导老师: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学术诚信,营造良好学风,杜绝学术不端现象,根据学校文件精神,现将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评阅、答辩及信息核对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毕设答辩安排:各系(中心)5月23日前在毕设系统中完成答辩安排
2.文字复制比检测:5月26日前
3.指导教师、评阅专家评阅(评阅不少于150字):5月28日前
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核结果公示:5月29日
5.各系(中心)毕业答辩:6月3日—6月8日
6.各系报送学院集中答辩名单(答辩总人数2.5%比例):6月8日前
7.学院集中答辩:6月9日下午
8.毕业设计(论文)最终稿提交检测:6月10日-12日18:00前
9.毕业设计(论文)最终稿指导老师审核:6月12日18:00前
10.成绩上报:6月10日前
11.校级优秀论文推荐:6月11日前
12.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信息汇总:6月21日前
13.毕业设计归档:7月1日前以系为单位全部归档
二、文字复制比检测
1.检测对象
2025届所有本科生及重修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2.论文格式
采用pdf格式,且论文不能加密。文件名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如:辅助车削钛合金加工装置的设计.pdf。
3.检测内容
论文正文部分。学生上传论文时须去掉论文封面以及致谢等带有学生相关信息的部分,否则盲评不合格。
4.检测流程
学生进入毕设系统“提交初稿-上传初稿”进行初稿和附件上传,指导教师下载审阅,一旦点击“审核通过”,系统将自动检测。
5.第一次文字复制比检测结果认定与处理:
(1)复制比(包括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和校内互检)结果≤30%,合格,可进行毕业答辩;
(2)30%<复制比≤50%,经修改后可进行二次检测,合格,可进行毕业答辩;不合格,需继续认真修改,获得检测权限的,检测合格后,等待学院答辩通知。
(3)50%<复制比≤70%,经修改后可进行二次检测(二次检测时间6月7日),合格,参加学院集中答辩;不合格,需继续认真修改,获得检测权限的,检测合格后,等待学院答辩通知。
(4)复制比>70%,需认真修改毕业设计获得检测权限的,检测合格后,等待学院答辩通知。
注:文字复制比检测不合格的论文不得进入答辩与评优环节。
三、毕业设计(论文)评阅
1.评阅要求:各系(中心)在答辩前,每篇毕业设计(论文)随机匹配2位评阅专家进行全盲评阅。隐去评阅专家、指导老师、学生等相关信息。2位评阅专家评阅意见均“合格”的直接参加答辩,否则不允许答辩及评优。
2.毕设系统“为学生分配评阅专家操作流程”及“毕设系统评阅专家评阅流程”见附件2。
四、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各系(中心)在答辩前应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以下情况不准参加答辩:
1.抄袭、剽窃或雇人代写毕业设计(论文)。
2.缺勤累计超过毕业设计(论文)时间1/3以上。
3.不符合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
4.文字复制比检测不合格。
5.有1位及以上评阅专家评阅为“不合格”的。
注:提交检测的毕业设计(论文)要与最终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致,否则取消答辩资格。
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要求
1.检测报告单:学生需携带毕业设计(论文)检测报告单和毕业设计(论文)参加答辩,其中,检测报告单需指导教师签字确认,答辩结束后放入毕业论文(设计)档案袋中保存。
2.各系(中心)组织答辩
各系(中心)依据《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件1)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做好答辩工作。
(1)答辩形式:线下现场答辩
(2)6月8日下午5:00点前,各系(中心)按答辩总人数的2.5%比例的学生名单(不含取消答辩资格人员)电子版发送到jxjxk2013@163.com,并通知学生及时修改论文,准备参加学院集中答辩。
(3)答辩结束后,由答辩录入员在系统中完成答辩记录及答辩评审表的录入。
(4)学院集中答辩:答辩地点另行通知。
(5)成绩录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务必按时登录教务管理系统完成录入。
(6)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各系(中心)按≤2%比例上报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文字复制比检测结果要求≤30%。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报送表、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推荐表纸质材料务必于6月11日前报送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12#435-1),同时将以上材料电子版发送到jxjxk2013@163.com。
(7)最终稿提交及信息核对:根据学位授予信息备案数据填报和教育部论文抽检的通知要求,2025届毕业生应于2025年6月12日前,在“中国知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最终版提交,并按照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信息填报和核对工作。2025年6月15日前指导教师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最终版审核,确保论文学位授予信息及备案数据填报完整、准确,生成最终版检测报告,收集并保存学生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专业系提醒指导教师保质保量完成论文指导,答辩完成后及时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登录答辩成绩。
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须认真学习学位授予信息备案的数据填报和教育部论文抽检操作说明(见附件),熟悉掌握系统操作流程和方法,确保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信息采集正确。
(8)毕业设计(论文)信息汇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在系统中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分析和毕业设计结合教师科研情况表电子版按时发送给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
六、其他
1.各系(中心)要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检测、评阅及答辩工作,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严把质量关。
2.论文复制比检测是学校购买的有价资源,学生应认真对待、谨慎操作,防止误传误检;因个人造成的失误,后果自负。
3.若提交检测的设计(论文)和最终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严重不一致,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鲁理工大政发〔2014〕96 号),给予学生相应的处理。
4.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信息不正确的学生,学信网上将无法进行学位授予信息备案,2025届毕业生和论文指导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5.学校将组织人员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各系要认真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于6月21日前将工作总结等电子版发送jxjxk2013@163.com。
6.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材料及相关表格见附件3。
7.毕业设计(论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检测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规范学生科学合理使用AIGC技术,杜绝人工智能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使用类似ChatGPT、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内容),加强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管理,我校自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在中国知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进行答辩终稿AIGC检测(每个学生只能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终稿AIGC免费检测1次),AIGC检测值将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检测时间: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终稿定稿后至学生正式答辩之前。
检测方法:AIGC检测系统已嵌入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模块中,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模块中上传的本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终稿经指导教师在系统中审核通过后,系统将进行AIGC检测,检测完成后指导教师即可查询到毕业设计(论文)AIGC检测结果。学生如个人需要自费AIGC检测,请认准毕设系统左下角知网官网,个人检测属学生自愿行为。
附件:
附件4 学位授予信息备案的数据填报要求和教育部论文抽检操作说明.docx.docx
机械工程学院
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