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建校初期最早设立的学院之一,下设机械制造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等6个教学部门。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183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56人,具有博士学位149人,其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2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2人,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1人,全国十大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部级专家10人。
学科水平一流
机械工程学科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和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科综合实力列山东省属高校首位。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机械专业学位博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材料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等4个专业领域硕士学位点,拥有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2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在特种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激光微纳制造与功能化表面、风电叶片测试技术与装备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水平教学学科平台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精密制造与复合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风电装备测试评价与服役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先进制造与高端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风电叶片先进测试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12个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仪器设备总值超1亿元。
专业优势特色显著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建设制造强国战略,新设立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
国际交流合作扎实深入
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展“学位互授项目”,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科技大学,扎实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联合攻关、共建联合实验室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目前在院本、硕、博国外留学生规模超过50人,年均赴境外高校开展长短期研学交流超过20人次。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成果的培育工作,近年来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80余项,其中“以创新方法驱动的专创+校城+校际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重构与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微锡高强韧性球墨铸铁关键技术及动力机械核心部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混粉气雾化快凝磁性磨料制备与难加工曲面磁粒光整关键技术装备”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高端子午线轮胎模具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等3个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新创业成果、校友、就业
学院以科创领航工程为牵引,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形成了“一专业一社团多赛事”的工作格局。近3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省级及以上科技竞赛奖励700余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47篇,大创项目立项80余项。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4%,平均考研率超过35%。
(数据截至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