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学校决定组织第十届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项设置
本届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有重大贡献,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并产生重大影响,得到同行认可。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在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上有较大创新,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广泛示范作用,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并有典型成功案例,在本校同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或实践某一方面有明显突破或潜在优势,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成效,并有据可依。
二、申报范围
本科教学成果奖是指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反映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推广性,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成果。要能针对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效果显著,在校内外有影响,取得较高认同度。申报成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一)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相关教材方面的优秀成果;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深化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优秀成果;在深化校地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的优秀成果,其他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成果。
(二)在组织和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开展质量保障与质量文化建设、建立自我约束与自我发展机制、实现教育教学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
鼓励在以下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效的成果申报:
1.“四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产教科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3.“大思政”育人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体系以及通识教育体系创新;
4.新时代高校教师发展;
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
6.关键领域的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
7.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创新;
8.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
9.教育教学数字化建设与智慧教学改革。
三、申报条件
(一)成果应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应从正式实施(包括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订方案的时间。本次申报的教学成果奖实践检验时间截至2024年12月31日。
(二)成果第一完成人应为我校正式在编人员,只能主持申报1项教学成果奖。成果主要完成人必须是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作出了主要贡献,且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不超过10人。所有完成人在评选期内无教学事故、学术不端等师德失范和违纪违法行为,原则上每个人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申报的成果不超过2项。
(三)申报教学成果奖的主要材料,包括“成果曾获奖励情况”列出的前三件成果以及解决教学问题的主要方法、主要创新点,原则上只限在一个成果奖申报书中使用。
(四)已获校级及以上奖励的成果,不再参与本次评选。已获校级教学成果奖的第一完成人再次申报校级奖励的,须提交两次参评成果内容的对比分析报告。
四 、申报材料
(一)《第十届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申请书》(附件2)、《第十届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推荐汇总表》(附件3),以“推荐单位名称+成果名称+申请书”和“推荐单位名称+推荐成果汇总表”命名。
(二)其他佐证材料。教学成果总结报告、能够反映成果质量和水平的论文、奖励、报道、研究报告等支撑或旁证材料,A4版式,不超过50页,以“推荐单位名称+成果名称+佐证材料”命名。
(三)成果如涉及著作、教材,应提供纸质版样书1本(套)。
五、材料报送
各位申报老师请于2025年2月24日17:00前,将附件2和佐证材料电子版(PDF格式扫描件电子文档;一式二份,其中一份将个人、团队及学院信息进行匿名处理,用于评审)、附件3(word版电子文档和加盖公章的PDF格式扫描件电子文档),发送至邮箱jxjxk2013@163.com,邮件主题请以“教师姓名+教学成果奖”命名。并将附件2(一式一份)、佐证材料(一式一份)、附件3(一式一份)的纸质材料送至学院教学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高老师 赵老师
联系电话:2786912 2780169
机械工程学院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