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研磨锋始露,一朝破壁誉方来。近日,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学会传来捷报:在第十八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由苏小龙、崔瑞震组成的队伍与邴隆旭、毕议文组成的队伍,首次斩获机械类轻量化设计与AI应用赛道一等奖。这份荣誉的背后,是机械学会在魏峥老师、秦榛老师的带领下,对该赛道连续五年深耕积累的厚积薄发。

历届国赛选手获奖情况:
第一届荣获国家三等奖

第二届荣获国家二等奖

第三届荣获国家三等奖

第四届荣获国家二等奖

第四届荣获国家三等奖

第五届荣获国家一等奖

第五届荣获国家一等奖
高教杯”大赛作为图学类课程最高级别国家级赛事,自2018年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以来,便成为检验学子专业能力的标杆平台。本届大赛汇聚全国近千所高校、一万两千余名学子,在多赛道展开激烈角逐。
在学科竞赛传承之路上,第十四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暨第一届轻量化赛道开赛,魏峥老师率先带队出征,首战摘得国家三等奖,为赛道探索奠基铺路。伴随赛事推进,秦榛老师接任主力。作为机械学会优秀指导教师,秦榛老师在产品轻量化设计教师培训获得一等奖 ,凭扎实专业接力前行,带领学生稳步突破,从国三、国二一路奋进至国一,机械学会指导老师接力书写轻量化设计与Al应用赛道的成长佳话。

五年来,机械学会成员始终以水滴石穿的韧劲探索前行。从最初接触赛道时对轻量化设计理念的懵懂,到逐步钻研比赛命题与技巧;从面对AI建模工具时的手足无措,到能熟练运用深度学习模型优化设计参数,每一步都浸透着成员们的汗水。他们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不断学习轻量化软件应用,打磨团队配合,积累宝贵经验。五届机械学会成员们在一次次模型、结构仿真中积累数据经验,甚至为了验证一个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连续多日通宵调试参数。正是这样在试错中总结、在实践中沉淀,才让学会逐渐摸透了赛道的技术内核,形成了一套涵盖方案构思、软件操作、团队协作的完整经验体系,促使了五年来国赛成绩硕果累累。


依托这份长期沉淀,大一组苏小龙、崔瑞震与大二组邴隆旭、毕议文两组队员得以站在更高的起点备赛。他们承续学会积累的经验,聚焦机械结构轻量化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一次次方案迭代中突破创新,最终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亮眼的设计成果脱颖而出。魏峥老师、秦榛老师和吴玉婷老师以清晰的方向引领团队锚定核心目标,以丰富的竞赛经验指导学子攻克技术难关,机械学会指导老师们协同发力,为机械学会深耕赛道提供了稳定支撑。促使本次双国一的历史性突破。
此次获奖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机械学会正以此次突破为契机,在高教杯成图比赛持续发力,鼓励更多学子将课堂知识与实际需求对接,在比赛和实践中探索更多可能。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学会始终坚守“求是、创新、思源、律己”的会训。求是探真,创新求变,思源怀恩,律己正行。机械学会也将凭借这一精神,在各领域续写辉煌,为校园发展添砖加瓦。
